
棗莊深化民族領域改革創新,推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
種下“石榴籽”,開出“團結花”
帕米爾高原東麓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雪峰連綿、溝壑縱橫。
今年暑假,棗莊理工學校黨委書記張飛龍帶隊遠赴新疆喀什,再次開展“跟蹤培養、萬里家訪”活動。在阿比古麗、阿扎提姑力姐妹家,張飛龍為姐妹倆頒發“優秀石榴籽”證書及慰問金。

當得知其母親阿里瑪汗·依明江是護邊員后,張飛龍現場承諾:“孩子在棗莊,你們放心。你為祖國護邊,我們為你育才。”
石榴是棗莊的城市名片,“千房同蒂,千子如一”。“石榴籽”緊密相依,象征著同心團結,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鮮活符號。棗莊理工學校將在該校讀書的新疆學生親切地稱為“石榴籽”,正是踐行“中華民族一家親”理念的生動寫照。
棗莊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化民族領域改革創新,將石榴外在形象及內涵寓意與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深度融合,加強“榴鄉團結花更紅”品牌建設,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
棗莊中安舊機動車交易市場規模大、產業鏈全、交通便利,輻射全國各地。近年來其新疆市場增長迅猛。
“這款車還行吧,你開到北門交給我徒弟吧……”電話那頭,穆薩江·麥麥提正驅車趕往中安二手車市場。這個來自新疆喀什的“巴郎子”(維吾爾語,意為“小伙子”),2017年來棗莊創業,已將二手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由零散交易升級為批量銷售,目前每月交易量突破300輛。
近年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日益增多。為更好地服務來棗就業創業的各族群眾,棗莊市于2022年底建成“石榴籽”服務中心,支持各族群眾跨區域就業創業,促進各民族互嵌式發展。
“石榴籽”服務中心位于中安二手車市場大門北側,鮮紅的石榴標志格外醒目。“從初來乍到語言不通,到現在成為社區志愿者,是‘石榴籽’服務讓我在這里找到了家的感覺。”穆薩江帶著妻兒已在棗莊購房定居。
“眼界寬了,理念也新了。”在新疆莎車縣生活了大半輩子的退休黨員米娜瓦爾·阿西木為幫襯兒子做生意,2021年來到棗莊。目睹了“石榴籽”服務中心為維吾爾族群眾辦成了一件件實事好事,她主動加入中心臨時黨支部,成為支部生活委員和警務室調解員。

種下“石榴籽”,開出“團結花”。地處大山深處的米山頂村,是棗莊唯一的民族村。“如今,荒山禿嶺成了俺們致富的‘靠山’。”米山頂村黨支部書記米志華指著遠處的光伏電池板介紹。
立足資源稟賦,米山頂村盤活2600畝荒山,重點對紅山灣流域300畝荒山進行綜合開發,先后落地光伏發電、電商中心、特色種植等項目,打造“道中華·魯南行”民族村寨沐風之旅,實現村集體增收。
產業鏈的延伸,讓民族團結之花越開越艷。冠世榴園一旁,吉美大健康產業園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年收購云南、四川等民族地區石榴鮮果1萬余噸。產業園還在重慶豐都建立紅心柚深加工基地,與蒙自新順源食品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實施“石榴主產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聯盟”全國試點項目,聯合開展“六聯共融”行動……棗莊石榴,成為連接東西部的致富紐帶。

2024年12月,總投資6億元的邊疆來客科技產業園在棗莊滕州市開工建設。這是新疆恒豐農業集團在山東投資的首個項目,通過整合新疆的資源優勢與山東的產業優勢,實現“疆品東輸、魯企援疆”雙向協作,構建起原料生產、物流倉儲、市場營銷的完整產業鏈。
產業、服務等領域這樣的深度嵌入,讓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增收致富,讓大家的生活像石榴果一樣紅紅火火。
(大眾新聞記者 吳榮欣 孟令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