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的煙臺金海藥業中心實驗室里,生化培養箱中正在上演一場微觀世界的戰斗——噬菌體向大腸桿菌噴射著肉眼看不見的“導彈”,這些“導彈”將在未來2小時內,侵入大腸桿菌內部并進行高效地復制組裝,由內向外實現“爆破”行動,這就是噬菌體的裂解過程。
這仿若科幻大片的場景,恰恰藏著畜牧業養殖用噬菌體的誕生密碼。
眼下的煙臺,正大力推動新興產業聚鏈成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生物制造等新的增長引擎。
在福山經開區,記者探訪煙臺金海藥業,蓬勃興起的“生物工廠”,正在為發展生物經濟釋放出巨大潛力。
金海藥業研發實驗室的生物冰柜里,存儲著一排排錐形瓶,里面黃色的液體,就是神秘的噬菌體的“種子”。
“這里面的‘種子’,相當于專門捕捉細菌的‘警察’,我們要篩出跑得最快的、抓細菌最多的‘警察’。”噬菌體項目研發負責人劉曉指著滿滿一冰柜的噬菌體種子介紹,優選出的“種子”采用低溫凍干的方式進行保存,等用的時候再把它“復活”。
透過生物實驗室的窗口,記者看到實驗人員在生物安全柜上從養殖場提供的病料中進行細菌分離。
“你看,這就是細菌培養皿,這上面已經鋪滿了一層細菌。我們把噬菌體點在細菌的培養板上面進行培養觀察,當出現對應的噬菌斑的時候,說明該噬菌體可以裂解目標細菌,也就是所謂的噬菌體‘吃’這個細菌,我們就可以用這個編號的噬菌體去給對應的養殖場進行配型治療。”劉曉介紹,這個能把細菌“吃”掉的噬菌體具有很強的靶向性,只對致病菌起作用,對環境和腸道中的有益菌沒有影響。
在金海藥業的噬菌體發酵車間,一批特殊的“細菌殺手”正在發酵罐中快速繁殖。
“這是我們2023年11月建立的噬菌體發酵車間、噬菌體噴霧干燥車間,公司現已擁有龐大的細菌庫、噬菌體菌毒種庫,自主研發出高效發酵工藝技術,在噬菌體領域獲得了多項發明專利。”金海藥業常務副總經理鄒德志介紹,在畜牧和水產養殖領域,細菌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困擾從業者的難題。傳統抗生素的廣泛使用雖然在疾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帶來了諸如細菌耐藥性增強、藥物殘留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食品安全。
在此背景下,噬菌體作為一種新型的生物防治手段,以其精準靶向有害細菌、安全無殘留、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獨特優勢,逐漸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煙臺金海藥業有限公司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行業發展趨勢,積極布局噬菌體領域,圍繞畜禽、水產等經濟類動物研發相關噬菌體產品,涉及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鴨疫里默氏桿菌、弧菌等常見細菌,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為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我們的噬菌體庫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是不斷擴增、不斷迭代的,例如大腸桿菌類就有3000多種,這個數據還在每天增長。”鄒德志介紹,金海藥業依托獨有“噬菌體動態核心50”迭代機制,確保噬菌體的更新,通過AI智能配型系統,篩選出裂解譜更寬的噬菌體雞尾酒組合,以確保噬菌體的對細菌的裂解效果,克服噬菌體宿主譜窄的問題,目前金海噬菌體產品在市場上應用反饋很好,獲得了國內眾多大型養殖集團的高度認可。
金海藥業是一家以創新技術為主導的企業,榮獲山東省“創新型”中小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煙臺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煙臺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等榮譽。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技術創新的持續推動以及產業融合的深入發展,金海藥業在噬菌體領域正以破竹之勢加速沖刺,劍指“三年內躋身全國噬菌體產業化前三甲”的戰略目標,為推動全球養殖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YMG全媒體記者 鄒春霞 通訊員 胡斌 邢金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