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于8月7日(星期四)上午舉行“鏈興煙臺·品牌增動能”主題系列記者見面會第二場,邀請煙建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文愛武,飛龍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宋健,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濤介紹情況,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科副科長劉曉云主持。

2025.08.07 10:00
主持人: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記者見面會。
今天是“鏈興煙臺·品牌增動能”主題系列記者見面會第二場,我們聚焦綠色建造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邀請了3家煙臺綠色建造領域的企業負責人與大家共話“好房子·煙臺造”的創新實踐,共推高品質城市建設的“煙臺樣板”,攜手為煙臺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注入強勁動能。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出席本場見面會的企業家代表,他們是:煙建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文愛武先生,飛龍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宋健先生,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濤先生,請他們與大家進行交流分享。
下面請3位企業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首先,有請文愛武先生。
文愛武:
大家好,我是煙建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文愛武,非常榮幸參加今天的記者見面會。煙建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952年,是主要從事國內建筑業、國際業務、房地產、資本運營等業務的大型綜合企業集團。
公司擁有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建筑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市政、公路和機電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和20多項專業承包資質。施工范圍覆蓋山東省16地市,涉及國內20多個省、市、自治區,遍布亞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40多個國家。2024年,公司營業額219億元,建筑業總產值181億元。
公司曾受國務院嘉獎,榮獲10項“魯班獎”、18項“國家優質工程獎”,8項“國家級科技及綠色施工示范工程”,近百項“國家優質樣板工程”和“泰山杯獎”,授權專利297項,省級以上科技獎項552項,主參編標準17項;是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文明單位。
煙建集團作為我市綠色建造產業鏈鏈主企業,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深入貫徹落實各級政府部門有關綠色建造要求。在綠色設計方面,研究應用高品質建筑、海綿城市、裝配式建筑等設計方法,精心構建綠色設計標準體系;在綠色施工方面,全面落實“五節一環保”措施,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消耗和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在綠色建材方面,持續加快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不斷提升建材產品品質,優化和豐富產品體系;同時,加強智能建造應用場景建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集成創新應用,促進建筑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目前,煙建集團擁有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首批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認定,業務涵蓋范圍廣,產業鏈條長。未來,煙建集團將繼續推動綠色轉型,為我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建設貢獻更多煙建力量。
我先介紹到這里,謝謝!
主持人:
感謝文愛武先生的介紹,下面有請宋健先生。
宋健:
大家好!我是煙臺飛龍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宋健,很榮幸參加今天的記者見面會。
飛龍集團是煙臺一家本土企業,創立于1984年,至今已有41年的發展歷史。自創業之初,企業就提出了“振興企業、共同富裕”的宗旨,最初只有二十幾人的建筑公司,已發展為綜合性集團化企業。
集團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一是1984年-1991年的創業初期,我們以“誠信、優質”奠定發展根基;二是1992年-2003年的產業拓展期,我們以多業并舉構筑全產業格局;三是2004年-2014年的轉型升級期,我們以提質增效促進集團化發展;四是2015年至今的創新發展期,我們以黨建領航賦能高質量發展。目前,集團擁有的10多個控股子公司,員工2000余人,業務涵蓋地產開發、工程建設、智能制造、科技研發、物業服務、國際貿易、酒店餐飲等。
近年來,在市、區兩級政府及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飛龍集團以綠色低碳為引領,促進行業數字化發展,在高品質住宅、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智慧施工、綠色建材、智能制造等領域,持續開拓創新,系統構建“研發-生產-應用”全鏈條創新體系,尤其在超低能耗門窗、超低能耗建筑等方面走在了我市建筑行業前列。
下一步,我們將錨定“打造綠色建造全產業鏈工程服務商”定位,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重點突破綠色建材、智能建造、零碳建筑等前沿技術,同步推進工程施工數字化管理平臺升級,為煙臺市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貢獻更多企業力量。
我先介紹到這里,謝謝!
主持人:
感謝宋健先生的介紹,下面有請潘濤先生。
潘濤:
大家好!我是山東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濤,創業20多年來,我一直深耕于建造事業當中,見證了我國城市發展,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變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社會對環境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對建筑品質和建設效率也要求更高,迫使現在建筑行業重新審視我們的建造模式。傳統建造方式的局限性,如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要求。
綠色建造是時代趨勢,山東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 “雙碳” 戰略,大力推動綠色建造產業發展。自2018年成立,山東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始終致力于現代建造技術創新與應用,涵蓋BIM設計與應用、裝配式智能制造、智能建造、創新研發等產業鏈關鍵環節,致力于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綠色建造和建筑工業化轉型升級。
目前為止,惠晟已成功創建了5大核心綠色產品及技術體系:①和春筑品牌系列的全裝配化低層房屋技術體系和住宅產品;②裝配式內部裝修集成技術體系和乾衛環保裝飾面板;③建筑外圍護一體化技術體系和多功能一體化外掛墻板;④裝配式地下車庫技術體系與應用;⑤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研發與生產。
這些產品服務于鄉村振興、城市更新、災后重建、養老配套、房屋改造以及公共服務等方面,擁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社會效益。
舉一個代表性的例子,一棟300平米三層住宅,主體10天就可以交付,精裝20天交付,相比較傳統建造方式,工期更快、成本更低、質量更高、更符合節能環保的理念。
這一切都源自于我們堅持技術創新工作不動搖,引進領軍人才,依托企業研究院,聯合知名科研院校,重點攻關多項裝配式建筑的關鍵技術。
公司先后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首批山東省建筑業全產業鏈條龍頭骨干企業。共計獲20多項國家級及省市級的榮譽稱號。
獲得軟著專利近50項,主編及參編國內外各類標準7項,主持省級科研項目3項。
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探索裝配式智能制造與綠色建造技術,讓更多的人享受建筑科技帶來的智能、便捷與美好!
我先介紹到這里,謝謝!
主持人:
感謝潘濤先生的介紹。
下面,歡迎記者朋友們提問。請大家舉手示意我。
煙臺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提問:
建材的產品品質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質量,同時其生產過程也是建筑業節能降碳的主戰場,煙建集團在綠色建材的研發和生產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文愛武:
煙建集團下轄裝配式預制構件、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裝飾涂料、高品質節能門窗等多家綠色建材企業,主要產品均已獲得三星級綠色建材認證和節能認定,入選綠色建材采信應用數據庫。
近年來,各單位積極開發新產品,不斷豐富產品體系。煙建混凝土制品公司緊跟煙臺市海綿城市發展機遇,聯合高校研發了結構透水磚并成功投放市場,積極推廣大模內置保溫體系和預應力鋼管桁架疊合板等新產品。聚和建材公司聚焦細分市場,先后研發成功了水包水、水包砂裝飾涂料和隔聲保溫砂漿、瓷磚粘結劑等特種砂漿。煙建裝飾幕墻公司建成投產我市領先的聚氨酯門窗數控生產線。
公司高度重視并積極推廣綠色建造技術,引進自動化生產線和碼垛機器人,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加裝光伏發電系統,降低了電力資源消耗;建成建筑固廢處理生產線,推進固廢綜合利用,研究開發再生骨料預拌砂漿,并將剩余的粉塵和廢渣加工成水泥磚,實現了建筑固廢的零排放,全面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極大地提高了建材的綠色生產水平。
大眾日報記者提問:
煙建集團在踐行綠色施工、推動綠色建造方面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
文愛武:
煙建集團持續推進綠色施工,以科技創新和試點示范為抓手,積極探索和推廣綠色施工技術,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減少了資源消耗,最大限度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持續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公司先后承擔住建部科學技術計劃項目5項,獲得國家級、省級綠色施工示范工程28項,參編相關行業地方標準8項。目前,公司已在國內重點項目全面推行綠色施工,并在援塔吉克斯坦議會大樓等境外項目推廣應用,顯著提升了企業美譽度。
公司積極推動綠色建造,參編發布山東省綠色建造標準。承建了煙臺市最大規模的超低能耗建筑社區“煙臺萬華人才中心”,立項山東省首批綠色建造示范工程、山東省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試點示范項目;創新解決了空腔聚氨酯發泡保溫外墻、聚氨酯發泡地面及屋面、發電玻璃等施工難題,成功實現了超低能耗被動式建筑技術的落地應用,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公司聚焦行業前沿技術發展,積極推進智慧工地建設和BIM、AI、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不斷提升項目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獲評星級智慧工地58個,獲省級以上BIM競賽獎107項,入選山東省首批建筑工程智能建造試點企業。下步,公司還將繼續推動傳統建造向智能建造轉型升級,助力煙臺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魯網記者提問:
作為煙臺綠色建造產業鏈鏈主企業,飛龍集團自主研發的超低能耗門窗在產業鏈中有什么重要意義?它又如何成為踐行“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
宋。
首先,門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環節之一,其傳熱損失和空氣滲透約占建筑總能耗的50%。因此,提升門窗的節能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關鍵途徑。
其次,超低能耗門窗顯著提升建筑品質與居住舒適度。優質的隔熱隔音性能可有效阻隔外界噪音和極端溫度波動,提高建筑的保溫性和靜音效果,改善人居環境。同時,飛龍集團嚴格選用低VOC密封膠、無甲醛膠條等環保材料,確保室內空氣質量健康安全。
第三,超低能耗門窗促進產業鏈協同升級。在上游,推動鋁型材、玻璃、密封材料等供應商向綠色化、高性能化轉型;在下游,產品廣泛應用于超低能耗建筑及被動房等高端市場,提升建筑整體可持續性。
超低能耗門窗助力智慧建筑與可持續發展。通過智能化集成,如自動遮陽、風雨感應等功能,飛龍集團的門窗可與智能家居系統無縫銜接,進一步提升建筑的節能性和智能化水平,推動行業向低碳、高效、智慧化方向發展。
煙海e家記者提問:
飛龍集團作為省級“建筑業全鏈條龍頭骨干企業”和“新型建筑工業化產業基地”,在綠色建造產業鏈的構建與實踐過程中,有什么寶貴的實踐經驗可以分享一下?
宋健:
飛龍集團作為山東省首批“建筑業全鏈條龍頭骨干企業”和“新型建筑工業化產業基地”,以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為核心優勢,深度融合綠色設計—智能生產—低碳施工—數字化運維全鏈條能力。核心特色包括:
鋼結構智造:建立自動化生產線,年產能6萬噸,通過智能箱型生產線、焊接機器人、MES系統和互聯網+物聯網+BIM等技術的應用,實現鋼結構生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質量可追溯,生產狀態、發運狀態和安裝狀態即時可見。通過物聯網將各個生產設備互聯互通,數據即時采集,能源損耗、產量、設備狀態隨時掌握。
鋼結構設計:聯合多所高校進行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研發,不斷提升構件標準化率,提升施工效率,縮短工期。
超低能耗建筑:研發建設了適合煙臺地區氣候特征的全市首個高標準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即“飛龍集團創新研發中心”,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綜合節能率58%,建筑本體節能率55%,年節約標煤約17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73噸;
BIM全流程應用:設計端設計院通過BIM技術積極探索推進正向設計;生產加工端,依托鋼結構加工廠,采用BIM技術將模型數據聯動到生產設備,縮短生產前準備時間,規避錯漏件現象;施工端通過可視化交底、模擬施工等不斷提升項目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近年來,公司也屢獲國家級、省級BIM應用成果,在從設計到運維的數字孿生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績。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提問:
惠晟科技作為一家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在創業的過程當中,有什么樣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下?
潘濤:
惠晟科技從一家傳統建筑施工企業,成功轉型為集技術創新與綠色建造優勢于一體的新質生產力企業。公司搶抓“綠色低碳”發展機遇,通過全過程不斷的技術創新,推出了適應不同市場需求的新型建筑工業化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
惠晟科技始終堅持科技興企、創新驅動,研發投入占比始終保持10%及以上。通過創立技術研發中心作為企業科技創新平臺,通過深入的“產學研”合作模式,不斷攻克建筑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公司以“技術創新、工藝升級、精細管理、品牌建設”為主線,在行業內率先開創了混凝土結構全裝配化房屋技術體系和建筑外圍護一體化技術體系等,成為國家認可、社會認可、百姓認可的優質企業。
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顯著。煙臺·牟平海嶼公元,采用裝配式地下車庫技術體系,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由惠晟科技承接的煙臺市蓬萊體育場近3萬人清水混凝土預制看臺工程吊裝完成,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評。煙臺市國稅局項目室內裝修,整體裝配率達90%,該項目榮獲山東省建筑裝飾裝修“泰山杯”獎。公司的乾衛·裝飾面板系列產品,已通過國際權威機構SGS檢測,已出口美國。正是因為這一系列創新技術的積累和項目落地,極大增強了公司信心和決心。
持續深化1+1+N公司發展戰略。深耕細作,持續夯實總部基地核心實力;堅持技術創新持續發展的戰略決策不動搖;深化省內外市場拓展,強化海外市場布局。公司正積極深化省內外市場拓展成果,與眾多項目達成合作備忘錄,不僅在合作范圍上持續拓寬,更是在合作深度上不斷挖掘。同時隨著國際化戰略的持續深化與推進,惠晟科技不斷強化海外市場布局,成立國際業務部,積極主動“揚帆出海”。
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提問:
惠晟科技為何選擇在綠色建造領域進行創業,又是怎樣抓住機遇,實現綠色可持續轉型升級?
潘濤:
山東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始終將綠色理念貫穿產業鏈全周期,從設計源頭到運營維護,構建了“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建造和實踐模式。
以設計為源頭,筑牢綠色建造“頂層框架”
通過BIM 技術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將設計方案與生產施工精準銜接,減少傳統建造中20%以上的材料浪費。針對裝配式建筑特點創新的模塊化設計方法,使構件標準化率提升至85%,工廠預制率提高至90%,從源頭減少現場作業量和碳排放。同時推廣超低能耗建筑標準:例如由公司編制的《裝配式節能結構一體化混凝土墻板應用技術規程》已經發布,目前公司的新建項目中,綠色建材使用率已達 85%以上。
以施工為核心,以智能化為支撐的建造過程革新
施工階段是產業鏈減碳的關鍵環節,公司通過技術革新與管理升級實現綠色施工。采用裝配式與智能建造技術:現場推行的干法施工工藝,從源頭上改變了傳統濕法作業的高耗水、高污染模式,配合裝配式建筑構件的工廠化集中生產,不僅讓施工垃圾排放量降低70%,減少了建筑垃圾清運和處理環節的碳排放,還使施工現場用水量直接減少 50%,每年每萬平方米施工面積可節約水資源約2000噸。
以運營為延伸,完善綠色建造“全周期價值”
公司通過數字化運維與能效優化實現長期減碳:
在數字化運維管理方面,自主研發的惠晟智造執行系統(HSPC-MES)構建了覆蓋產品從設計、生產、施工到運營維護的全生命周期數據鏈條,使管理流程規范化程度提升50%,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在生產環節的能源革新上,首創的太陽能熱源養護系統實現了綠色制造的重大突破。該系統通過集熱器陣列高效收集太陽能,配合儲熱裝置和智能溫控系統,為預制構件養護提供穩定熱源,全面替代傳統天然氣蒸汽養護工藝。經實際應用驗證,太陽能養護系統使養護階段能耗降低60%以上,每年減少天然氣消耗約80萬立方米,對應減少碳排放 1500噸以上;同時使構件早期強度提升10%,縮短養護周期20%,實現了節能、減排與提質的多重效益。該技術已獲得山東省科技成果認定,成為綠色建材生產的標桿技術。
2025.08.07 10:30
主持人:
感謝潘濤先生,提問環節就到這里。
剛才3位企業家做了非常精彩的分享,不僅生動展現了企業在創新發展中的豐碩成果,更講述了富有活力的品牌高質量發展故事。今天的分享讓我們看到:綠色建造產業鏈讓“好房子”正從頂層設計走向萬家燈火;一端承載創新突破,一端托舉共同富裕。希望各位記者朋友圍繞今天見面會的內容,扎實采訪報道,創意策劃傳播,在重要版面、黃金時段、醒目位置,推出一批有厚度、有力度、有溫度的稿件和圖文短視頻報道,展示好、宣推好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煙臺建造”品牌。在此也衷心祝愿3位企業家在創新征程上再攀高峰。
今天的記者見面會就到這里,感謝三位企業家,感謝記者朋友們。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