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惠民縣,探究這里“冠軍企業”“冠軍產品”以及“濱州好品”的諸多成果便可以發現,不僅僅是繩網,惠民縣正找到更多“鏈”動世界的產業答案。
文 | 董柳
在濱州市惠民縣佇立的中國(濱州)繩網產業新城賦能中心,正成為越來越多來到這里的人的“打卡點”。
在這里,繩網的概念被不斷重塑——高強度尼龍繩編織的彩虹網輕盈飄逸,陽臺網、掛毯等家居產品精致典雅,健身彈力棒、蹦床等體育器材活力四射……

這些產品源自惠民縣4200余家繩網企業的創造,它們的產品已遠銷全球。繩網產業是惠民縣特色優勢產業,目前,惠民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新型繩網生產基地,繩網產品市場份額占全國80%、全省90%,連續十年市場占有率全國第1位。
走進惠民縣,探究這里“冠軍企業”“冠軍產品”以及“濱州好品”的諸多成果便可以發現,不僅僅是繩網,惠民縣正找到更多“鏈”動世界的產業答案。
繩網織就的冠軍版圖
7月18日上午,在中國(濱州)繩網產業新城賦能中心,濱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冠軍產品濱州造”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惠民縣專場。

不起眼的繩網,在惠民縣演繹了產業傳奇。
今年以來,惠民縣依托高端鋁、高端裝備、新型繩網等特色優勢產業,抓項目、優服務、強保障,冠軍產品“勢頭正旺”。
如今,這片熱土上已孕育出4項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的“冠軍產品”,傳統繩網產業更以占據全國80%市場份額的絕對優勢,編織出一張覆蓋全球的產業網絡。
當惠民縣委常委、副縣長霍清林在、新聞發布會上細數“冠軍家底”,一串硬核數據擲地有聲:山東國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的風電輪轂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約35%,列全國首位;山東惠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專用鉗體市場占有率約39.1%,同樣傲視全國;惠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無鉻鈍化(耐指紋)55%鍍鋁鋅鋼板,2024年市場占有率約25%,穩居行業第一;而惠民繩網,更以連續十年全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的輝煌戰績,成為名副其實的產業王者。
繩網產業在惠民縣已有300多年歷史。從“家家繩車響,戶戶開工廠”的作坊時代,到如今全國最大的繩網產業基地,這個傳統產業經歷了浴火重生:從生產傳統漁網、安全網的起點出發,在創新驅動和市場需求的牽引下,繩網產業的華麗裂變有目共睹。

深海抗風浪養殖網箱、高標準生態農業防護系統、高端體育休閑設施等新品類不斷涌現,極大拓展了產業邊界和應用場景,惠民縣的繩網產品已成功打入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14個國家和地區。
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當下,惠民縣正聚焦汽車輕量化、電線電纜、鋁合金型材、鋁循環經濟等高端領域,持續靶向發力,大力開展產業招商,努力打造全國重要鋁精深加工基地。此外,這里還持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精準招引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引導新型繩網、農副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集群加快發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行走在惠民繩網產業新城賦能中心,“一軸兩核六片區”的空間藍圖已然鋪展。對惠民縣而言,高質量規劃建設繩網產業新城的美好愿景正不斷描繪:以48個重點繩網項目為基,構建“1899”產業發展新格局——打造1個世界級繩網產業集群,培育8家龍頭骨干企業,突破9項關鍵核心技術,實現900億元產值。
鏈式騰飛的產業生態
在山東惠民縣李莊鎮的工廠里,成噸回收的廢舊聚酯瓶片經過精密加工,變身為深海養殖網箱的關鍵部件。來自山東濱州波濤化纖制品有限公司的創新技術,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更讓廢舊塑料重獲新生成為高端繩網。
不僅如此,在波濤化纖的車間,產學研合作構成企業革新的生命線——東華大學合作研發的高品質聚酯防護網生產線高速運轉,36項專利構筑起技術護城河,其中4項發明專利令人矚目,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成長軌跡,恰是惠民縣產業創新生態的縮影。
“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的進階路徑在這里已然成熟。數據顯示,2025年,惠民縣49家企業獲批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7家企業獲批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3家企業獲批省級質量標桿企業,19家企業獲批市級工業設計中心,獲批數量均列全市第1位。
此外,惠民縣累計獲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省級制藥業單項冠軍企業5家、省級瞪羚企業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99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206家。
值得一提的是,惠民縣體育休閑娛樂設施特色產業集群成功獲批2025年度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至此,惠民縣累計擁有省級及以上特色產業集群3個,總量達到全市最多。
同時,數字化轉型則為傳統產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惠民縣工信局積極推動企業擁抱數字化浪潮,年內已有37個項目入選濱州市技改項目導向計劃,7個項目入選省重點導向目錄;安惠繩網、富瑞流體等3家企業成功通過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二級認證,標志著其數據管理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好品”號召下的的惠民貢獻
不難發現,當繩網遇上數字經濟,傳統產業邊界被徹底打破。波濤化纖的產品已延伸至環保、體育休閑、生態農業等高端領域;惠博新材料的鍍鋁鋅鋼板遠銷海外;國創精密的風電輪轂轉動綠色能源未來......一根繩索,串聯起惠民制造走向世界的通途。
在惠民縣,品牌建設與產業升級同頻共振。

惠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長寶介紹,在2025年濱州市首批“好品濱州”品牌評選中,惠民縣共有8家企業的優質產品成功入選,覆蓋食品加工、化纖繩網、高端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通過扎實推進“質量品牌立企”行動,縣市場監管局建立了完善的品牌培育庫,實行“儲備-培育-申報”三級梯隊管理,精準服務企業創牌。積極引導企業參與標準話語權競爭,指導企業參與制修訂國家、行業、地方及團體標準40余項,依托專業標委會推動發布26項繩網產業標準,筑牢質量根基。此外,惠民縣還大力實施“知識產權強企”行動,2025年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1億元,有效盤活企業創新資產。
讓“惠民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與“好品濱州”、“好品山東”區域公共品牌同頻共振、交相輝映,是惠民縣當前產業發力的側重點。

在惠民縣,一座中國繩網產業新城正冉冉升起。在這里48個產城融合項目即將落地,包括創新中心、智慧園區、物流基地、產業大腦等。據悉,項目建成后,將深度耦合組織鏈、產業鏈、服務鏈、生態鏈、智慧鏈,為繩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全鏈條服務。
夕陽的余暉灑在惠民縣李莊鎮,繩網工廠內燈火通明,機器轟鳴不息。同樣在這里,滿載貨物的卡車駛向遙遠的青島港,駛向廣闊的世界市場。惠民繩網編織的,遠不只是一件件問鼎市場的冠軍產品,更是一個傳統農業縣向現代化工業強縣奮進的生動樣本。當科技之翼與品牌之光賦能傳統制造,山東好品的傳奇,正在齊魯大地續寫令世界矚目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