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煙臺市2021年工作總結暨優秀企業家表彰大會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會上,張裕公司董事長周洪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21年度煙臺市功勛企業家”稱號。
煙臺市2021年工作總結暨優秀企業家表彰大會
會上,傅明先副省長強調,今年是煙臺重振重塑的攻堅之年,是全面落實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目標任務的開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關重要。
在“最艱巨困難一年”形勢下承壓前行要靠“拼”,不辜負省委、省政府關心厚愛要靠“拼”,實現煙臺從全力蓄勢到全面成勢轉變要靠“拼”。
“參加市委市政府對優秀企業家的表彰大會,我的感受非常深,感到非常振奮,我自己也是非常幸運,這個表彰也是對張裕公司全體員工的表彰。”周洪江表示,特別是聽了傅明先副省長的講話,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以“拼”字當頭,回去以后要動員公司上下,在疫情不斷反復的狀態下,穩定、穩住發展勢頭,為我們黨的二十大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做出自己的貢獻。
周洪江董事長在接受采訪
1892年,著名愛國僑領張弼士先生在煙臺創辦張裕,拉開了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的序幕,張裕也被譽為“中國葡萄酒工業發祥地”。
歷經130年的發展,張裕已在全球布局14座專業化酒莊,擁有25萬畝葡萄基地,實現橫跨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4大洲的原料基地布局,旗下產品暢銷全球70多個國家,成為煙臺葡萄酒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在周洪江董事長的領導下,張裕積極探索并開創中國葡萄酒、白蘭地的發展格局,堅持以市場為中心,堅持“聚焦高品質、聚焦中高端、聚焦大單品”的發展戰略,和“向終端要銷量、向培育消費者要增長”的營銷理念不動搖。以市場為導向,適時調整營銷策略;推進改革創新,激發企業活力;以消費者滿意為最終目標,持續提升產品質量。
今年,張裕進一步落實聚焦戰略,形成了龍諭、酒莊酒、解百納、白蘭地、進口葡萄酒、線上六個銷售事業部體系的基本框架。通過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切實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訴求,以專業銷售團隊服務專業經銷商,讓消費者獲得更專業的消費體驗,從而把中國葡萄酒市場做大做強。
張裕全球布局14座專業化酒莊
數據顯示,張裕2021年營收已經占據國產葡萄酒的43.8%,而疫情前的2019年,張裕營收占國產葡萄酒的35%。逆風中前行,張裕在國內葡萄酒行業的龍頭地位越來越突出。
一直以來,煙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葡萄酒產業的發展,今年煙臺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多次提到煙臺葡萄酒的發展及工作目標。今年4月,煙臺市召開的葡萄酒產業鏈工作推進會也指出,市委、市政府將葡萄酒產業列為全市重點發展的16個產業鏈之一,全力推動葡萄酒產業再上新臺階。
“作為頭部企業,我們要帶好頭。”周洪江表示,煙臺正在開發區推進煙臺國際葡萄酒城的建設。張裕將在煙臺市委市政的領導下,全力做好各方面工作,為煙臺“國際葡萄酒城”金字招牌走向全球貢獻張裕的力量。
張裕酒城
面向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和共同富裕目標,葡萄酒產業也積極發揮作用。
2021年9月,央視特別節目《走進鄉村看小康》來到張裕位于山東煙臺萊州市朱橋鎮東王村的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報道葡萄酒產業讓地方農戶增收致富,展現鄉村振興路上的新活力。
央視特別節目《走進鄉村看小康》深入煙臺朱橋鎮葡萄基地報道
朱橋鎮地處丘陵地帶。2013年以前,當地的農民基本靠天吃飯,收入很低。2013年以來,張裕在朱橋鎮種植8000畝適應貧瘠土壤的釀酒葡萄,雇用周邊15個村、600多位農民在葡萄園工作。自從種上了釀酒葡萄,在園內工作的農民,每年人均能增收10000元左右。這也成為中國葡萄酒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一個縮影。
目前,張裕已經在煙臺、北京、遼寧、陜西、寧夏、新疆等國內六大產區,布局了20萬畝葡萄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每年為全國果農增收8億元。由于突出的貢獻,張裕被評為“2021責任中國”年度鄉村振興先鋒企業以及“年度社會責任品牌”稱號。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作為葡萄酒行業為數不多的全國人大代表,周洪江積極建言獻策、呼吁做大做強“中國葡萄酒”IP。
據CCTV-13《新聞直播間》報道,周洪江表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一是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催發內生動力;二要完善和強化農業扶持政策,很大程度上政府的精準施策是農民和農業企業的“定心丸”和“及時雨”。首先,政府支持企業保底收購,農民才能持續規模地種植。其次,企業在政府的幫助下,除了要投資引進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的設備與技術,提高效率與質量,還要持續加強宣傳推介,打造知名品牌,甚至發展文化旅游業,提升消費體驗。從農民種植、企業經營到推動消費,每個環節都做好了,產業才能循環,鄉村才能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