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祭掃丨做文明煙臺人 清明“一鍵”寄相思
“清明祭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倡導移風易俗、推進殯葬改革、樹立新時代文明新風、確保清明祭掃文明安全有序,我承諾:文明祭掃,平安祭祀。
- 煙臺交警發布清明節假期安全提示
今年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3日至5日,4月3日0時至4月5日24時免費通行。根據市氣象臺氣象預警,清明假期期間(4月3日-4月5日)天氣晴雨相間,總體氣候舒適,適宜外出踏青及走親訪友。
掃墓:《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羖剪草木之器,周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辈⑾鄠髦两瘛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墻”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 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
舊時曾以清明節為踏青節,踏青節的日期因時因地而異,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來則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過去,有人把風箏飛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消病除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古代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
植樹以清明時節為最佳,此時氣候溫暖,春雨飛灑,利于樹苗成活。
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類似今日的足球。
“蠶花會”,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等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