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防 仁心守護】之三——煙臺市疾控中心結核病防制科:德馨礪行擔使命 智防癆患守初心
2025-08-26 17:14:43 來源: 膠東在線
通訊員/胡欣怡 王曰雷
【編者按】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的節日主題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作為醫師隊伍中不可或缺的守護者,公共衛生醫師以德立身,以技立業。在重點傳染病防控前沿、突發公衛事件處置一線,他們用精湛技能與醫者仁心,筑起守護生命的堅實屏障;在精密嚴謹的實驗室里、公共衛生監測戰線上,他們用數據一錘定音,以科學研判預警,搭建疾病防控的嚴密網絡;在慢性病綜合管理陣地、衛生監督執法現場,更在健康知識普及的每一處角落,他們傳遞健康理念,詮釋著群防群控的使命擔當。為充分展現疾控工作職責和公衛醫師的良好精神風貌,煙臺市疾控中心推出“匠心筑防,仁心守護”系列專題報道,激勵全市疾控衛士堅守初心、精益求精,為推進全市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不竭力量!
潮涌山海,健康為帆,在煙臺市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一支“防癆勁旅”始終堅守在重大傳染病防控的第一線。他們于數據密網中精準捕捉疫情蹤跡,在社區網格間播撒防治星火,屢獲山東省結核病防治先進單位、百千萬志愿者傳播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等殊榮。初心如磐,步履鏗鏘——他們,是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制科的疾控戰士們。

一、創新者的腳步:織就智慧防癆新網絡
他們以創新為引領,運籌帷幄定方略,敢為人先勇突破,繪就“智慧防癆”新圖景。致力于打造“政府主導-疾控牽頭-醫防協同-全社會參與”的多元共治新格局,創新提出“1+2+4+6”工作框架以及社區診斷與社會防控新模式,驅動防治效能提升。省內率先實現“無結核社區項目”縣域全覆蓋,獲批山東省唯一的全國首批創新試點,并在國家級專項督導中獲得專家組一致贊譽。省內率先部署完成“市-縣-鄉-村”四級協同的“結核病患者管理信息系統”,全市智能管理率從零躍升至80%。引入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如“火眼金睛”般精準高效洞悉病灶。省內率先推廣應用“抗結核藥品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藥品精準調配與全程可溯。國內領先設計潛伏感染篩查信息管理系統,為重點場所疫情防控筑牢堅實技術堤壩。
二、守護者的溫度:筑牢生命健康防火墻
他們緊握疫情防控主動權,深化聯防聯控機制效能,以數據精準研判支撐風險預警,織密多方協同的立體防控網。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精湛的專業素養,將精準防控理念,融入每一次細致排查、每一次科學指導和每一次貼心關懷。堅持“關口前移”,聚焦源頭識別疫情風險,通過強化重點場所、重點人群主動監測,搶占防控先機;推動建成14個區市全覆蓋的23個預防性治療門診,累計實施預防性治療600余人。推動落實重點場所“日報告”制度,創新學校疫情處置“一二三四”工作模式和“121”工作要求,全市學校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保持“零記錄”,并在國家和省平臺作經驗交流。
三、傳承者的匠心:綻放健康科普并蒂花
他們以百千萬志愿者傳播行動為載體,將志愿精神深植社區土壤,讓科學知識普及到戶、篩查服務延伸到點、關愛支持溫暖到人,助力構建無“核”健康家園。目前,全市結核病防治宣傳志愿者突破18萬人,每年服務時長近2萬小時,輻射人群30萬余人次。他們秉持匠心精神,以創新與熱忱澆灌出健康科普與志愿服務的并蒂之花。以國家級非遺“海陽大秧歌·樂大夫”為原型,匠心打造“樂小衛”結防專屬形象及系列作品,依托全媒體矩陣觸達百萬市民。舉辦“非遺助力結核防控”科普設計大賽,征集作品778份,點燃全社會共防共治的熱情。開發全市結核病健康科普資源庫,主導創作的多部科普作品榮獲國家、省、市級獎項10余次,微電影《照亮結核潛伏感染者的那道光》被中國科普欄目組接收,主創入選中國科普專家智庫。
德馨礪行,彰顯疾控赤子情懷;技勤創新,鑄就結防鋼鐵長城。未來,結核病防制科將以更堅定的決心、更精湛的技藝、更無私的奉獻,深情守望港城呼吸安康,奮力譜寫終結結核新篇章,為“健康煙臺”建設注入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