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您當前的位置 : 點擊健康 > 健康資訊

夏季食源性疾病預防指南

2025-08-06 18:05:01 來源: 膠東在線

  夏季高溫多雨,是細菌性、有毒動植物性、真菌性食源性疾病易發、高發季節。煙臺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在享受夏日繽紛“食”光的同時,守護好舌尖上的安全。

  什么是食源性疾?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方式進入人體內的各種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質的一類疾病。臨床表現以胃腸道癥狀為主,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部分可伴有發熱、頭暈頭痛。但有些食源性疾病除了消化系統癥狀以外,還會引起嚴重的臟器損害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

  夏季食源性疾病為何高發?

  1.微生物繁殖加速

  當環境溫度達到30℃~37℃時,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見食源性致病菌會快速繁殖。剩菜、剩飯、肉類熟食等在常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就可能滋生大量細菌。

  2.食物易腐敗變質

  夏季空氣濕度大,水果、蔬菜表面容易附著水分,為霉菌生長創造了條件。同時,在高溫下脂肪氧化速度加快,蛋白質也更容易分解,肉類、海鮮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易發生腐敗,產生酸臭氣味。即使是密封包裝的食品,在高溫環境下儲存不當,也可能出現脹袋、變質現象。

  3.不良飲食習慣

  夏季人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增加了食源性疾病的發生風險。天氣炎熱,人們喜歡吃一些生冷食物,如生魚片、涼拌菜、冰淇淋等,這些食物如果在制作過程中衛生條件不達標或者存放不當,就很容易被寄生蟲、細菌污染。

  夏季常見食源性疾病大盤點

  1.細菌性食源性疾病

  細菌性食源性疾病是夏季最為常見的食源性疾病類型。致病菌主要有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這些細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沙門氏菌常潛伏在肉、蛋、奶及其制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偏愛海鮮,在夏季,人們常食用的涼拌海鮮、未熟透的海鮮料理等,若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就容易引發疾病;而金黃色葡萄球菌則容易污染高蛋白食品,在高溫天氣下,放置時間過長的奶油蛋糕若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用后就可能引發中毒。

  2.病毒性食源性疾病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同樣不容小覷,諾如病毒、甲肝病毒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諾如病毒傳播能力極強,可以人傳人,也可以通過食物和水傳播。一旦感染,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尤其是兒童和老人,患病風險更高,癥狀也可能更嚴重。甲肝病毒主要通過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傳播,感染后會導致甲型肝炎,患者可能出現黃疸、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對肝臟功能造成損害。

  3.寄生蟲性食源性疾病

  夏季人們喜歡食用淡水魚蝦、螺類等,這些食材若未徹底燒熟煮透,可能攜帶肝吸蟲、肺吸蟲、姜片蟲等寄生蟲。這些寄生蟲通過被污染的食物進入人體,比如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寄生蟲幼蟲或蟲卵的肉類、海鮮、蔬菜等。這些寄生蟲或蟲卵在人體內寄生、繁殖,會對人體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害。

  4.真菌毒素性食源性疾病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這種環境非常有利于真菌的繁殖和產毒。真菌毒素主要有黃曲霉毒素、霉變甘蔗的節菱孢霉菌產生的3-硝基丙酸等。黃曲霉毒素具有強烈致癌性;3-硝基丙酸主要損害中樞神經,并累及消化系統?梢墒澄铮罕稽S曲霉毒素污染的糧油及其制品,以花生和玉米為主,霉變的甘蔗等。

  同時,夏季也是野生蘑菇中毒的高發期,許多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中毒癥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避免毒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是不采、不買、不吃來路不明和不認識的野生蘑菇。

  5.有毒動植物性食源性疾病

  自然界中,一些動植物本身含有毒素,如果誤食或食用方法不當,就會引發食源性疾病。常見的有河豚毒素中毒、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鮮黃花菜中的秋水仙堿、發芽土豆中的龍葵素和未煮熟四季豆中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也可導致中毒。

  預防夏季食源性疾病的措施

  1.講究衛生 保持餐飲具清潔

  注意手衛生,餐前便后要洗手。做飯時生熟食品交替處理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手衛生。帶有食物殘渣的器皿、刀具、抹布、砧板都會成為細菌孳生的溫床,需經常清潔消毒。

  2.安全選購 確保食材新鮮

  購買食品時,要選擇正規的超市、農貿市場,避免在流動攤販處購買來源不明的食品。仔細查看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信息,不購買包裝破損、脹袋、有異味的食品。選購肉類、海鮮時,注意觀察其色澤、質地,避免購買變質食材。不購買、不食用被洪水或雨水浸泡的食品。

  3.生熟分開 防止交叉污染

  生熟食物要分開切、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污染。最好使用兩套刀具、器皿、案板等分別處理生、熟食品;生熟食品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保鮮盒或塑料袋區分,生肉、海鮮等放在冰箱下層,熟食、即食食品放在上層。

  4.科學烹飪 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海產品

  食物要徹底燒熟煮透,尤其是肉、蛋和水產品;冰箱中冷藏的熟食在沒有變質的情況下,再次食用時一定要徹底加熱。點餐時建議選擇全熟菜品,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產品。

  5. 在安全溫度下保存食物

  熟食在室溫下存放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剩余食物應及時冷藏;冰箱并不是保險箱,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儲存食物;冷凍食物不要在室溫下長時間化凍。冰箱冷藏室溫度設置在4℃以下,冷凍室溫度設置在-18℃以下。應定期清理冰箱,及時丟棄過期或變質的食物。

  6.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飲食合理搭配,避免暴飲暴食,盡量少吃生冷食物。外出就餐時,要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餐廳,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此外,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食源性疾病的風險。

責任編輯:劉文瓊
膠東在線版權所有

網站簡介網站地址標識說明廣告服務聯系方式法律聲明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